目前分類:會議論文摘要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發表人:靜宜台文碩 舒懷緯

論文題目:論李欣倫《藥罐子》、《有病》、《重來》中書寫策略

摘要:本文以《藥罐子》、《有病》與《重來》三部散文為研究範疇。李欣倫(1978—)中央大學中文所博士畢業,現職於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專職。共計出版散文集《藥罐子》、《有病》和《重來》。碩士論文出版《戰後臺灣疾病書寫研究》 。2003年獨自前往印度旅行三個月,後基於人道與環保茹素至今,2006年去印度與尼泊爾當志工,身體自我實踐、體會生命過往,所關注的疾病書寫逐漸擴大到關乎生命教育與生命價值。本文嘗試論述作者創作之策略,並試圖推展三部文本中獨特的書寫模式。而散文研究方法尚待完整的文學理論為參照體系,試從文本詮釋與整理為輔助本文。檢視《藥罐子》主要角度為自我記憶凝視為梳理,記憶與藥材兩者攀附的策略關係;《有病》的男女、身體和愛情課題為穿插,體現性別差異到自我存在的哲學思辨;《重來》藉印度旅行成為志工,文本由記憶、身體與旅途為書寫素材,富涵前兩部作品的影子。而創作策略的詮釋由獨立文本與總體三部文本為論述,嘗試理出散文創作的嚴謹安排與所處理題材延伸的問題涵意。

 

第九屆台文研討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表人:政大台文碩 張純昌

論文題目:血肉稿——唐捐詩中的「身體」觀

摘要:本文將利用唐捐詩句的分析,提出一種不同於以往的詩歌寫作方式,這種寫作方式質疑了以理性與邏輯思考的價值觀,在此稱之為「感覺」的書寫。本文藉著反駁與轉換前行研究者的觀點,得到另一種對於唐捐詩的觀看面向。唐捐的詩中沒有思想的成分,實際上是繞過了邏輯、線性思想的方式,而試圖讓讀者讀詩時得到一個直觀的印象。透過詩句的分析,得知詩人倚靠的方式是意象的快速變換,讓讀者彷彿在眼前出現一鮮明的圖像。第二個部分則討論在「感覺」的書寫中,唐捐進一步的賦予詩一種「身體」的「感覺」,以生物的「幹細胞」作為比喻,這樣的生物組織可以發展成各式各樣的器官,而具有吞噬、消化、重構、以及排泄的功能,這樣的詩甚至讓人感到有「脈搏」的存在,本文將推演這種詩的身體感,並指出這依靠詩人運用動詞的句法而呈現出來。這樣血淋淋的詩身體,則必須依靠詩的語言去指涉,唐捐的詩中充滿著的體液:精血淚涕尿,就是唐捐的詩,也就是詩人運用的符號,在父親的病的啟發下,詩人使用的體液乃是病徵,全都是指向前面提到的詩的身體,在這裡則變成了病體,到此我們終於發現這之中的關連,詩人寫詩就是為了透露出那個生病了的身體的全貌,當詩的語言轉變風格,那就是要嘲弄的病體,詩人的目標改變了,但詩人的寫詩本質不變。

 

第九屆台文研討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表人:中興中文博 戴冠民

論文題目:是「萬魔殿」或「伊甸園」?──論李昂《附身》中的異端系譜創世神話之建構

摘要:李昂自言在其新作《附身》中,首次嘗試寫親情、寫母系社會,特別獻給已故的母親。李昂雖然寫家庭親情,但這些成員不外都是「棄」子(女):失足、污名、混種、邊緣、不潔屬性的「異端」,筆者試圖以三位母親原型的異端母體發軔,拉出一條瑣碎、紊亂且分支槎枒的「異端」系譜,在這附身語境下的母體與子女能構築出何種台灣新神話的「創世」能量?而這些「異端」在李昂的精神鄉土「鹿城」中另外圈出一個異質空間──「雲從堂」,在這空間中所產出的系譜是生養出救贖之光的新樂園?或是更加詭譎幽闇的萬魔之殿?因此筆者將從《附身》文本中探討李昂藉著異端的家庭系譜以及文本中的空間語境來一窺李昂將展演出怎樣的台灣另類史觀。

 

第九屆台文研討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表人:臺大臺文所博士生 王品涵

論文題目:誰住七號房?談時事歌仔的改編──以《基隆七號房慘案歌》為例

摘要:「歌仔冊」是流通於閩南地區,一種記敘歌謠的小冊子。對於歌仔冊的研究,依照柯榮三的分類,大致上有發展史、文獻整理、書目敘錄、專題研究、文字聲韻等五種。目前已知的歌仔書目,根據王順隆的整理,則約有1479種。在這千多種的歌仔之中,曾子良提出了十種分類的方式,分別為:改編中國傳統小說戲曲類、改編中國歷史與民間故事類、改編當時該地社會新聞類、勸善教化類、褒歌、趣味歌、敘情歌類、知識類、其他。本文即探討「改編該地社會新文類」歌仔中的《基隆七號房慘案歌》,檢視原案件與改編歌仔間的異同,發現在此一歌仔的改編上,讀者大眾所感興趣的並非案件真正的發生經過,而是過程中聳人聽聞的細節。為了令讀者方便接受到此一刺激,改編者更將真實案件中的複雜人物關係置換為傳統上單純的三角結構。

 

第九屆台文研討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發表人:政大台文博 翁智琦

論文題目:不可告人的鄉愁:振鴻《歉海的人》的精神原鄉及其文學位置

摘要:本文以「鄉愁」為一種解讀方式,討論振鴻《歉海的人》以「歉天地、歉山海」 之姿來滿懷歉意,呈現的是一種「帶餓思潑辣」的同性情慾與鄉愁情結。論文先從「鄉愁與身體」談起,身體作為一物質性場所,在與自我、主體的思考上,必然成為一重要的、關係緊密的集合場以及隱喻。其次,分析為歉海之人落下生命座標的情人與父親,分別代表了兩個精神原鄉,在由身體造就的生命史裏,讓「我」可以不用再「隱匿」,可以被「撫慰」。此外,從文學史角度來思考作為一書寫同志情慾的有效╱力文本的《歉海的人》,時代位置仍是在一個「想像之外,去重新測量的平衡」。

 

第九屆台文研討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發表人:北教大台文碩 張秀嬌

論文題目:李步雲傳統漢詩初探──以懷古、寫景、風物詩為例

摘要:清領時期,宦遊台灣的文士公暇吟風詠月,埋下古典漢詩創作的種子,日治時代,島內詩社擊鉢吟會盛極,漢詩蓬勃成了當時的全民運動,據統計全島相繼成立的詩社達二百餘社,習作漢詩構成傳統文人養成的一部分。各地擊缽課題徵詩之吟稿詩社活動概況介紹、詩人名錄等多收錄於《詩報》,見諸《詩報》所載,李步雲是位頗具代表性的詩人,他的代表性,首先見諸作品的質與量,次為他橫跨日治、民國兩漢詩創作時代,推展、參與詩社活動之熱心,擊鉢聯吟大會,常被任為左、右詞宗,徵詩賽時,詩作屢獲佳績,作品類型,可貴於努力反映社會現實,為反映社會現實做出了可貴的努力。本文以「懷古、寫景、風物詩」為主要議題,佐以作品本身的析論,來探析李步雲的漢詩創作。

 

發表人:中興台文碩 白佳琳

第九屆台文研討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